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美國的「新」右派與同性戀


不少香港社運人士認為美國右派是反同性戀甚至是「恐同」基地。但我上一年在保守派大集會(The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 ,跟一些新世代的右派聊天,發覺到美國右派巳經開始慢慢轉向支持同性戀。這種轉向主要歸功於新一代的右派用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和聯邦主義去思考同性戀議題


眾所周知,自由市場*主張政府應該儘量減少干預,任由市場自行運作。原因大致上有兩點。第一,政府所做的事情,在我眼中可能是好事,但在別人眼中卻可能是壞事。當政府一刀切規管,人們豈不是失去拒絕的自由?第二,政府官僚式的操作缺乏靈活性,限制了創新的可能。因此,大政府在這些右派心目中是十分邪惡和可惡,政府最好管得越少越好當我們理解了這套思維模式他,就不難發覺,這些新右派跟宗教右派有甚麼不同。宗教右派一向認為政府應立法保護傳統婚姻,但自由市場下,基督徒認為同性戀不道德並不代表非基督徒也覺得是不道德。政府有甚麼理由強迫非基督徒去接受基督教的價觀?又有甚麼理由去為市場定下「道德」的準則?這豈不是犯了干預市場這條「死罪」嗎?因此,婚姻的定義最好還是交由市場去自行定義。

另一路右派思維支持同性婚姻就是聯邦主義。由於美國是聯邦制的國家,在這類右派眼中,聯邦政府應該尊重美國的聯邦制傳統,不應該無限地擴充其權力。那些宗教右派要求聯邦政府立法禁止同性戀,是破壞了美國的政治傳統。因為婚姻定義並不是聯邦政府的職權,而是州政府。因此之故,假若某州政府決定接受同性婚姻,聯邦政府絕對無權反對

事實上讓州政府決定婚姻定義,再慢慢演變成全美國支持同性婚姻這這套戰術,暫時來說頗為成功。聯邦政府要顧及五十個州的人民意願,才可以推行法令,實在十分麻煩和浪費時間。但在地區政府層面來說,州對個別議題擁有較大的共識,所以要立法同性婚姻難度相對較低。而我所住的紐約州剛剛就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了。相信不久的將來,美國北部大部份州都會開始接受同性戀合法化。如果這些新一代右派勢力強度甚至可以打低上一代的話,我相信美國不久的將來會變成一個接受同性婚姻的國家。




*這是他們認為的自由市場觀念,並不代表經濟學上的「自由市場」是如此。

()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革命前的英美關係與《常識》


很多人認為殖民地跟宗主國的關係一定是強者vs弱者又或者是邪惡的宗主國對弱少的殖民地進行掠奪。這些斷言統統是過份簡單化殖民地史。就以英美為例,其實兩者頗為水乳交融,甚至去到爆發戰爭那一刻,雙方也是想息事寧人,大家各自繼續之前的生活

首先,殖民地歷史不只是「宗主國派統治者去殖民地對當地人進行壓迫。」英國就有兩種制度的殖民制。羅馬式的殖民就是英國派兵佔領,然後派殖民官進行統治;希臘式的殖民便是移民去某地方開發,然後進行自治。美國是同時擁有兩種制度的大殖民地,因此培育了各州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風貌。州與州之間甚至有明爭暗鬥。(例如,可以在革命時互相扯後腿)但他們都有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效忠大英帝國。

說到這裡,大概不少人會說,「根據我們高中歷史書對重商主義的定義,宗主國搶奪殖民地的天然資源。宗主國會將這些天然資源加工變成商品,賣給給殖民地,從而賺取巨額的盈利。對於這種單方面的掠奪,殖民地應該是十分痛恨宗主國。」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十六、十七世紀的重商主義*,並不是用來描述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而是描述大國與大國之間的貿易關係。要注意一點的是,重商主義不同現代資本主義。我們現在對財產和資本的理解是知識、產權等等。但當時的人,只會用金、銀來計算國家財政。明白這種說法,就會知道為甚麼高中課本對重商主義理解是不符合歷史。因為一個國家連殖民地的黃金量是不變的,無論宗主國如何在殖民地進行掠奪,在當時人眼中,只不過是左手交右手的數字遊戲。要真正的增加黃金和銀的數量,有三個辦法,第一,開發更多殖民地,尋找黃金。第二,攻打別國,增加本國的黃金量。第三,叫商人在國際貿易上用資源去交換別國的黃金。(我知道貿易是可以雙贏而非絕對零和,但這個經濟學概念去到1776年才由Adam Smith 提出。)


明白了歷史上的重商主義,就不難理解,美國殖民地不會痛恨宗主國。他們眼中只要宗主國夠強大,能夠保護到貿易,殖民地的生活也不會太差。而在宗主國眼中,殖民地資源對他們的國際貿易尤為重要。宗主國也不敢隨便對殖民地呼呼喝喝。明白了英美的殖民地關係,就大概明白為甚麼有為數不少的歷史學家非常反對Dependency Theory詮釋殖民地史,因為實在過份簡單歷史。

《常識》在美國歷史上之所以如此偉大,就是因為美國人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獨立,只想普普通通享受著英國保護的做一個大英帝國公民。但《常識》扭轉了這種想法,打破了舊有思維。

假如《常識》沒有寫成,美國會否獨立?相信還是會,因為英國和美國最大的矛盾並不是經濟上而是宗教的意識形態上。你或許會問,英國和美國皆是新教國家,兩者會有甚麼宗教矛盾呢?

問題就正正是在「新教」這兩個字上。新教的世界觀,一向是人人有權詮釋聖經。而他們的詮釋就是真理。當別人拒絕他們的詮釋,就是別人的錯,別人野蠻。由於這種世界觀,英國和美國各自對「稅收」和「自由」有自已的詮釋,也覺得雙方沒有道理。去到這樣的地步。最終,和平()分手還是最好的結局。

*不妨參考MBA智庫百科的重商主義。當然,這些「主義」是現代人加給古人,不同意這種定義也沒有甚麼大不了。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常識與城邦論(下)

《常識》這本書雖然被公認為美國史上一本最重要的著作,但其論點實在有不少誇張失實。例如,

第一,  談到只要美國團結一心,美國民兵絕對有能力擊敗當時世上最強大的英國軍隊。誠然,美國最後的確在獨立戰爭勝出,但當中的過程卻絕非靠美軍而是靠出色的外交手腕和運氣。美軍在戰爭前期醜態百出,甚至鬧出大陸議會因為各州有分歧而無法補給革命軍。這樣的一支「軍隊」根本沒有辦法戰勝身經百戰的英軍。但幸好,英軍的戰略只是安撫殖民地,無意爆發大規模戰爭,美軍才不至於迅速落敗。

 英國君主制是奪去人們的自由。但當時在英國,「自由」的定義是所有事情也需要按正當的法律程序(Due Process)時的英國義,因為有些君主年幼時親眼看見君權過大而不守程序的亂局。他們


並不一定按照合理的軌跡發展。


自從陳雲發表城邦論,網上的評論總是圍繞著其論證是否成立,甚至陳雲本人的挑釁手法假若陳雲城邦論為香港民主發展立下大功,我相信城邦論日後必定成為香港歷史系學生的指定閱讀文獻。而民間也會懷緬陳雲這位學者如何力排眾議,寫下城邦論這本巨著待Thomas Paine 。至於那些批評陳雲的說話,管你是哲學教授或者甚麼文化人,通通會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然上面的情況,只是假設城邦論成為「勝利者」。

2012年7月4日星期三

常識與城邦論(上)


自從讀了陳雲的城邦論,我整天都在思考這本書跟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相似的地方。適逢剛剛過了香港回歸紀念日和美國國慶。我就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不知道為甚麼香港的歷史會教歐洲各地革命,但就是不談美國革命。我必須談一談美國革命的原因。很多人(包括美國人)也誤以為美國獨立的原因是因為邪惡的殖民宗主國在沒有美國人的支持下,開徵多項稅收,激發美國民憤。美國人一怒之下,宣佈獨立。之後經過幾年的血戰,正義的一方獲得最後勝利。

這其實只是一個歷史謬說。美國的確是因稅收而跟英國人翻臉,不過細節卻複雜得多。當日大英帝國的法律是說國王要收稅,必先經得人民授權的國會同意*。而美國並沒有任何代議士在英國議會因此美國人覺得,大英帝國要收美國人的稅是侵犯了美國人作為大英帝國公民的權利。英國人對此的反應是非常克制,首先,他們看見激烈的反抗,就停止加開稅收的計劃,後期甚至容許美國人選議會進入下議院,從而讓稅收有合法性。不過,「正義」的美國人發現了,就算去到下議院,他們一樣要立很重稅,皆因英國本土議員是多數。所以他們轉而要求英國國王直接向美國本土議會徵稅。這樣,美國人就會緊握著稅收大權。但這在英國人眼中卻是大逆不道之事,因為在光榮革命之前,英國政局混亂就是因為國王多次無視英國議會的權威。如果國王可以直接向殖民地收稅,這豈不是意味著,當國王不喜歡議會的時候,可以叫殖民地起兵攻擊英國本土?為了防止出現,英國議會跟國王一致拒絕了美國的要求。在戰爭初期,不同的文獻都表示兩者不想發生戰爭,只是不想向對方示弱而巳。不過,美國人就開始懷疑這場戰爭的目的。美國一開始的目的只是想奪回他們作為「大英帝國」公民的權利。但現在卻跟宗主國爆發戰爭,那麼他們還算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嗎?因為不知道這場戰爭目的,各洲開始出現不少保皇黨脫離美國。再這樣下去,美國必敗無疑。

為了回答這個難題,美國政客開始回想起一本書,這就是Thomas Paine 識》。這本書的論點其實十分簡單。第一,英國是殘暴不堪的君主專制政權。第二,跟著英國,只會拖累美國成為歐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第三,美國是大陸國家本來就強於英國,為何要聽命一個海島國家呢?因此,美國如果要自由,就必需脫離英國。若果讀了一點近現代歐洲史,大概也知道這些論點不少都是胡說八道甚滿見,不過這本書發行的時候,美國人卻相當喜歡。當美國各洲的代表在苦惱這場戰爭意義時,就想到這本書。最後甚至採納Thomas Pain立場從而,美國成為民主大國立下了根基。



*當日的人民授權,並不代表是現今的民主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