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革命前的英美關係與《常識》


很多人認為殖民地跟宗主國的關係一定是強者vs弱者又或者是邪惡的宗主國對弱少的殖民地進行掠奪。這些斷言統統是過份簡單化殖民地史。就以英美為例,其實兩者頗為水乳交融,甚至去到爆發戰爭那一刻,雙方也是想息事寧人,大家各自繼續之前的生活

首先,殖民地歷史不只是「宗主國派統治者去殖民地對當地人進行壓迫。」英國就有兩種制度的殖民制。羅馬式的殖民就是英國派兵佔領,然後派殖民官進行統治;希臘式的殖民便是移民去某地方開發,然後進行自治。美國是同時擁有兩種制度的大殖民地,因此培育了各州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風貌。州與州之間甚至有明爭暗鬥。(例如,可以在革命時互相扯後腿)但他們都有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效忠大英帝國。

說到這裡,大概不少人會說,「根據我們高中歷史書對重商主義的定義,宗主國搶奪殖民地的天然資源。宗主國會將這些天然資源加工變成商品,賣給給殖民地,從而賺取巨額的盈利。對於這種單方面的掠奪,殖民地應該是十分痛恨宗主國。」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十六、十七世紀的重商主義*,並不是用來描述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而是描述大國與大國之間的貿易關係。要注意一點的是,重商主義不同現代資本主義。我們現在對財產和資本的理解是知識、產權等等。但當時的人,只會用金、銀來計算國家財政。明白這種說法,就會知道為甚麼高中課本對重商主義理解是不符合歷史。因為一個國家連殖民地的黃金量是不變的,無論宗主國如何在殖民地進行掠奪,在當時人眼中,只不過是左手交右手的數字遊戲。要真正的增加黃金和銀的數量,有三個辦法,第一,開發更多殖民地,尋找黃金。第二,攻打別國,增加本國的黃金量。第三,叫商人在國際貿易上用資源去交換別國的黃金。(我知道貿易是可以雙贏而非絕對零和,但這個經濟學概念去到1776年才由Adam Smith 提出。)


明白了歷史上的重商主義,就不難理解,美國殖民地不會痛恨宗主國。他們眼中只要宗主國夠強大,能夠保護到貿易,殖民地的生活也不會太差。而在宗主國眼中,殖民地資源對他們的國際貿易尤為重要。宗主國也不敢隨便對殖民地呼呼喝喝。明白了英美的殖民地關係,就大概明白為甚麼有為數不少的歷史學家非常反對Dependency Theory詮釋殖民地史,因為實在過份簡單歷史。

《常識》在美國歷史上之所以如此偉大,就是因為美國人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獨立,只想普普通通享受著英國保護的做一個大英帝國公民。但《常識》扭轉了這種想法,打破了舊有思維。

假如《常識》沒有寫成,美國會否獨立?相信還是會,因為英國和美國最大的矛盾並不是經濟上而是宗教的意識形態上。你或許會問,英國和美國皆是新教國家,兩者會有甚麼宗教矛盾呢?

問題就正正是在「新教」這兩個字上。新教的世界觀,一向是人人有權詮釋聖經。而他們的詮釋就是真理。當別人拒絕他們的詮釋,就是別人的錯,別人野蠻。由於這種世界觀,英國和美國各自對「稅收」和「自由」有自已的詮釋,也覺得雙方沒有道理。去到這樣的地步。最終,和平()分手還是最好的結局。

*不妨參考MBA智庫百科的重商主義。當然,這些「主義」是現代人加給古人,不同意這種定義也沒有甚麼大不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