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為甚麼大中華主義史觀才是一元和壓迫少數?

自從本土論戰爆發之後,各方各派人物都出現大量不學無術之徒,爆說各類型的笑話。其中一個我覺得十分有趣的就是「本土主義是一元和打壓少數」我個人就覺得這句說話十分諷刺,因為真正的的一元和壓迫少數民族反而是那些大中華主義者!


談到歷史上的一元史觀,相信大家都會閃過中學時候讀過的一些殖民地史和美國歷史。那時候的白人知識分子為了為其霸權「正名」創造了不少我們現今難以致信的謬論。例如,當美國在西部開發殘殺印度安人的時候,美國人會說成這是「照照天命」,是命運安排白人們去美國西部殺人放火,做福地球。另一個經典例子,就是黑奴賣買的時候,一大班基督徒說奴隸制是白人為黑人奴隸洗脫罪惡的「善事」,當然某些基督徒是不會記得起這段歷史,他們只會天真地相信解放黑奴是基督教的功績


這些人類罪行,雖然巳是往事,但現今還是被不少外國史學家猛烈批評外。香港不少高級文人也痛斥這些「白人霸權」。但十分諷刺的是,香港的史學教育也有著深厚霸權、排外史觀。只不過,是由白人換成漢人而已。香港的歷史教育不少都是根據民國年代的國學大師們,這些大中華主義者寫成的。那個年代的史學基本上是漢人中心主義。呂思勉,這位國學大師可謂當中的表表者。基本上那些漢人惡行,全都給他「合理化」。例如,呂思勉談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漢人因逃避戰亂,而遷往南方生活的時候。漢人和南方原居民發生衝突。呂思勉不會說這是漢人入侵他們,而是說「同化」、「教化」,更說漢人是「拓殖史的無名英雄」。當呂思勉談唐朝攻打突劂、西域各國,則說成是揚威海外,宣揚中國文化,跟別國文化是「交流互織」。


可是當外族攻打漢族的時候,呂思勉不會說他們是「拓殖史的無名英雄」或者「宣揚文化」,而說他們「野蠻入侵」。滿清的統治則是黑暗和打壓漢人文化。這些史觀,跟百多年前那些白人歷史學家合理化自家的入侵,而妖魔化別人的侵略/抵抗,又有甚麼分別呢?當那些大中華主義者猛烈批評本土主義是「歧視」、「妖魔化」大陸人,我不見得他們會同情歷史上甚至現在被漢人逼迫的少數民族,例如西藏和新疆。


香港不少高級文人都很喜歡,左一句「白人霸權」,右一句「新亞先賢」說甚麼很佩服民國的知識分子等說話。不知道上述由新亞先賢和民國知識分子創造出來的漢人史觀,又是否霸權?又是否單一和排外呢?

2013年2月11日星期一

從希臘看失去自主貨幣政策如何其影響經濟

(這篇文章是我在北京大學時的學期論文,註腳全部略去,有興趣的可以私下跟我要。)



國家面對經濟週期的時候,通常會執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去縮短經濟週期所帶來的影響。但在歐元危機中,希臘這個受影響最深的南歐小國,因為加入了歐元區,不得不將貨幣自主權交給歐洲央行。這導致本國無法運用貨幣政策妥善應對經濟衰退。從而令國內經濟持續惡化,影響政府財政,繼而無法制定財政政策改善經濟。因此之故,希臘的例子充分反映出沒有貨幣政策會如何連帶地失去財政政策,造成持續和長期的經濟衰退。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理論上如何應對衰退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理論上是為了降低短經濟衰退而為社會帶來的影響。根據牛津商業與管理學字典(Oxford: A Dictionary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衰退的定義是連續兩季的國民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囗-進囗)如果出現負增長,就是指這四個原素,都出現減速而非增長。理論上,政府會先用貨幣政策提升出囗和剌激投資。央行則會通過減息來剌激經濟。舉個例子,當物價通漲是5% ,而銀行的定期儲蓄率只有1%時實質購買力便會不斷下降,為了對抗通漲,投資者會較樂意將錢拿出來投資,經濟便會熱起來。但為了形成通漲,央行同時會放寬銀根,增加貨幣供應,因為根據研究,通漲和貨幣供應應成正比。越多貨幣流出,意味著通漲越高。再者,根據需求定律,供應增加,而需求不變或下降的情況下,價格應會向下移動的。當央行開始增加貨幣供應,貨幣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便會下跌。當匯率下跌,人工和成本在外來投資者眼中,同樣下跌,他們便會樂意投資,從而令出囗上升,幫助擺脫經濟衰退。至於,另一項調控經濟的政策就是財政政策。此政策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政府會通過減稅或大興土木等方法增加政府開支剌激經濟。若果使用這些政策得當,國民生產總值的四項因素會自自然然回升,換句說話就是恢復增長經濟,但在今次歐元危機中,希臘卻無法使用這兩種政策,令國家走不出衰退。

希臘經濟衰退成因
希臘經濟在加入歐元區後,出現了幾年的經濟繁榮,但經濟學家Paul Krugman卻指出這些繁榮只是泡沫和假像並帶來往後的經濟難題。希臘在使用歐元之前,十年期國債息率一直維持大約10%左右。主要原因是因為國際投資者對這個小型的國家並不信任,需要提高利率來保障他們所承受的風險。但當希臘加入歐元區,投資者普遍也相信德國等大國的還款能力,並且預期希臘會受到這些大國的照顧,因此令其國家借貨成本大跌,熱錢湧入房地產市場。希臘國內銀行固然不能給予市場足夠保證金,因此他們唯有向歐洲大國銀行如德國銀行,借取資金。當歐洲大國和其他國際投資者,將龐大的資本忽然沖入希臘,自然會做成,工資大幅上漲,但此時國內的生產力並沒有上漲。同一時期,德國的平均工資只增長了9%,但希臘和其他南歐國家卻整整增長了35%投資者理所當然地更樂意將資源和實業投放在生產力更高和人工更便宜的德國。這導致了希臘有大量貿易赤字。這時希臘政府為了繼續製造繁榮的假像,從2003年起,不斷增加政府支出,推高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可惜的是,政府收入卻因為腐敗的官僚系統,無法收取足夠的稅收,導致政府收入追不上支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流動資金緊縮,熱錢開始流出希臘,經濟繁榮的假像因而爆破,從而造成經濟衰退。經濟衰退是每一個經濟體系必然會經歷到的事情,可惜的是希臘失去了自主的貨幣政策,從而失去了財政政策,令經濟無法復蘇。

希臘的「貨幣政策」
希臘事實上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希臘是歐元區成員國,其貨幣政策是由歐洲央行來決定的。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就曾指出,歐元區各國經濟情況不一樣,需要的貨幣政策也將會不一樣。假如甲國經濟差需要減息來剌激經濟,乙國經濟好需要加息來冷卻經濟,而歐元只有一個貨幣政策,那麼這個利率無論怎樣調節,也無法有利於兩國。而實際上,甲國和乙國也不重要,最重要是德國和法國的意願。由於德、法是最大的經濟體系,實力雄厚。因此,歐元危機爆發後,德國總理默克爾,成為處理危機的頭號人物。這樣的話,歐洲央行會傾向於大國利益。假若希臘可以自行調節貨幣政策,這時應該會增加貨幣供應和減息去剌激經濟,但可惜的是德國人在一戰後,產生了「印鈔票=高通漲」的心理陰影,他們實在不想惡性通貨膨脹再現。加上,德國是一個民主國家,政府不能過份背離民意。因此,歐洲央行在危機爆發後,拒絕大開印刷機,而且不肯將利率調去零,而是繼續根據其原先的任務,用通漲率去設定利率和貨幣政策。這樣就造成了三個荒謬的現象:第一,歐元區的貨幣供應M2理應是大幅增加去剌激經濟,但自2010年開始卻是不斷緊縮,「冷卻」在衰退的希臘經濟。 第二,經濟衰退的時候,理應是減息,希望產生出負利率,從而希望人們大力投資。但歐洲央行卻選擇加息去降低整個歐元的通漲率而非挽救希臘的經濟。變相減低了人們的投資意欲。第三,由於歐元匯率是根據整個歐元區的經濟情況以浮動,並沒有因為希臘的衰退而作出調整、貶值,剌激出囗。希臘的貿易逆差,不斷持續,無法靠出囗來剌激經濟。

財政政策的喪失
沒有了自主的貨幣政策,理論上還有財政政策,但不幸的是,希臘的財政政策也因著單一貨幣政策而喪失。在衰退之前,希臘政府已經大量舉債和增加政府開支保持經濟增長。不過,好景不長,經濟衰退意味著,稅收減少、政府赤字擴大。假若希臘還是有自已的貨幣政策,他們大可以自行印鈔票,令貨幣貶值和製造通漲減輕國債和財政壓力。遺憾的是,印刷機是在歐洲央行手中,希臘並不能強迫他們做任何事情。當政府沒有資金的時候,就唯有開元節流和不斷發債來確保政府能夠運作。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政府應該大興土木和減稅來剌激經濟,但希臘政府為了避免國家破產,就做了一個飲鴆止渴的舉動,加稅和削減福利來減少政府支出。 但在經濟持續衰退下,希臘政府又豈會做到收支平衡。終於在2010年的三月,希臘終於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求助。正如之前所說,德國是民主國家,一定程度下政府要順應民意。而德國人普遍認定希臘等南歐國家,是不負責任、浪費資源的國家。因此,德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希臘進行經濟改革,否則就不會援助希臘。希臘政府在這個情況下固然不能反對,但問題是這些援助只是治標不自本。畢竟這些資金不是救助希臘經濟,而只是不想希臘破產無法償還債務,令歐元重創。當國內外投資者看見希臘經濟每況愈下,便開始質疑其償還能力。希臘的十年期國債息率不斷上升,甚至大升超過40 借貨成本急促上升的情況下,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國家財政赤字增加,於是不斷減開支和加稅,希望做到收支平行,但卻令經濟繼續衰退。同時,投資者,看見經濟情況越來越差,而越來越不敢借錢給希臘,於是債息不斷上升,令國家借貸成本急升,讓原本已十分虛弱的財政結構,雪上加霜。

結論:希臘的經濟悲劇
希臘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已經持續下降了接近三年。換句話,希臘已進入長期衰退。歸根到底,希臘不能自行操作貨幣政策,而必需聽命於歐洲央行。而歐洲央行並沒有回應希臘的情況作出重大的政策調整,反倒是繼續根據通漲率去收緊貨幣政策。因而,令希臘犧牲其財政政策,不斷加稅和減開支,應付其債務危機。由於希臘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背道而馳,導致經濟冷卻,造成持續的衰退,更造成了惡性循環。經濟環境更惡劣,使政府收入減少,但為了收支平衡,不斷加稅,打擊經濟。經濟更差,收入自然更少,最後令債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償還。從希臘的例子充份反映了,失去貨幣政策,可以連帶打失去財政政策。希臘當務之急應該與歐洲央行重新商量制定貨幣政策,否則持續的經濟衰退,勢演變成政治危機。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美國的「新」右派與同性戀


不少香港社運人士認為美國右派是反同性戀甚至是「恐同」基地。但我上一年在保守派大集會(The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 ,跟一些新世代的右派聊天,發覺到美國右派巳經開始慢慢轉向支持同性戀。這種轉向主要歸功於新一代的右派用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和聯邦主義去思考同性戀議題


眾所周知,自由市場*主張政府應該儘量減少干預,任由市場自行運作。原因大致上有兩點。第一,政府所做的事情,在我眼中可能是好事,但在別人眼中卻可能是壞事。當政府一刀切規管,人們豈不是失去拒絕的自由?第二,政府官僚式的操作缺乏靈活性,限制了創新的可能。因此,大政府在這些右派心目中是十分邪惡和可惡,政府最好管得越少越好當我們理解了這套思維模式他,就不難發覺,這些新右派跟宗教右派有甚麼不同。宗教右派一向認為政府應立法保護傳統婚姻,但自由市場下,基督徒認為同性戀不道德並不代表非基督徒也覺得是不道德。政府有甚麼理由強迫非基督徒去接受基督教的價觀?又有甚麼理由去為市場定下「道德」的準則?這豈不是犯了干預市場這條「死罪」嗎?因此,婚姻的定義最好還是交由市場去自行定義。

另一路右派思維支持同性婚姻就是聯邦主義。由於美國是聯邦制的國家,在這類右派眼中,聯邦政府應該尊重美國的聯邦制傳統,不應該無限地擴充其權力。那些宗教右派要求聯邦政府立法禁止同性戀,是破壞了美國的政治傳統。因為婚姻定義並不是聯邦政府的職權,而是州政府。因此之故,假若某州政府決定接受同性婚姻,聯邦政府絕對無權反對

事實上讓州政府決定婚姻定義,再慢慢演變成全美國支持同性婚姻這這套戰術,暫時來說頗為成功。聯邦政府要顧及五十個州的人民意願,才可以推行法令,實在十分麻煩和浪費時間。但在地區政府層面來說,州對個別議題擁有較大的共識,所以要立法同性婚姻難度相對較低。而我所住的紐約州剛剛就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了。相信不久的將來,美國北部大部份州都會開始接受同性戀合法化。如果這些新一代右派勢力強度甚至可以打低上一代的話,我相信美國不久的將來會變成一個接受同性婚姻的國家。




*這是他們認為的自由市場觀念,並不代表經濟學上的「自由市場」是如此。

()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革命前的英美關係與《常識》


很多人認為殖民地跟宗主國的關係一定是強者vs弱者又或者是邪惡的宗主國對弱少的殖民地進行掠奪。這些斷言統統是過份簡單化殖民地史。就以英美為例,其實兩者頗為水乳交融,甚至去到爆發戰爭那一刻,雙方也是想息事寧人,大家各自繼續之前的生活

首先,殖民地歷史不只是「宗主國派統治者去殖民地對當地人進行壓迫。」英國就有兩種制度的殖民制。羅馬式的殖民就是英國派兵佔領,然後派殖民官進行統治;希臘式的殖民便是移民去某地方開發,然後進行自治。美國是同時擁有兩種制度的大殖民地,因此培育了各州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風貌。州與州之間甚至有明爭暗鬥。(例如,可以在革命時互相扯後腿)但他們都有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效忠大英帝國。

說到這裡,大概不少人會說,「根據我們高中歷史書對重商主義的定義,宗主國搶奪殖民地的天然資源。宗主國會將這些天然資源加工變成商品,賣給給殖民地,從而賺取巨額的盈利。對於這種單方面的掠奪,殖民地應該是十分痛恨宗主國。」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十六、十七世紀的重商主義*,並不是用來描述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而是描述大國與大國之間的貿易關係。要注意一點的是,重商主義不同現代資本主義。我們現在對財產和資本的理解是知識、產權等等。但當時的人,只會用金、銀來計算國家財政。明白這種說法,就會知道為甚麼高中課本對重商主義理解是不符合歷史。因為一個國家連殖民地的黃金量是不變的,無論宗主國如何在殖民地進行掠奪,在當時人眼中,只不過是左手交右手的數字遊戲。要真正的增加黃金和銀的數量,有三個辦法,第一,開發更多殖民地,尋找黃金。第二,攻打別國,增加本國的黃金量。第三,叫商人在國際貿易上用資源去交換別國的黃金。(我知道貿易是可以雙贏而非絕對零和,但這個經濟學概念去到1776年才由Adam Smith 提出。)


明白了歷史上的重商主義,就不難理解,美國殖民地不會痛恨宗主國。他們眼中只要宗主國夠強大,能夠保護到貿易,殖民地的生活也不會太差。而在宗主國眼中,殖民地資源對他們的國際貿易尤為重要。宗主國也不敢隨便對殖民地呼呼喝喝。明白了英美的殖民地關係,就大概明白為甚麼有為數不少的歷史學家非常反對Dependency Theory詮釋殖民地史,因為實在過份簡單歷史。

《常識》在美國歷史上之所以如此偉大,就是因為美國人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獨立,只想普普通通享受著英國保護的做一個大英帝國公民。但《常識》扭轉了這種想法,打破了舊有思維。

假如《常識》沒有寫成,美國會否獨立?相信還是會,因為英國和美國最大的矛盾並不是經濟上而是宗教的意識形態上。你或許會問,英國和美國皆是新教國家,兩者會有甚麼宗教矛盾呢?

問題就正正是在「新教」這兩個字上。新教的世界觀,一向是人人有權詮釋聖經。而他們的詮釋就是真理。當別人拒絕他們的詮釋,就是別人的錯,別人野蠻。由於這種世界觀,英國和美國各自對「稅收」和「自由」有自已的詮釋,也覺得雙方沒有道理。去到這樣的地步。最終,和平()分手還是最好的結局。

*不妨參考MBA智庫百科的重商主義。當然,這些「主義」是現代人加給古人,不同意這種定義也沒有甚麼大不了。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常識與城邦論(下)

《常識》這本書雖然被公認為美國史上一本最重要的著作,但其論點實在有不少誇張失實。例如,

第一,  談到只要美國團結一心,美國民兵絕對有能力擊敗當時世上最強大的英國軍隊。誠然,美國最後的確在獨立戰爭勝出,但當中的過程卻絕非靠美軍而是靠出色的外交手腕和運氣。美軍在戰爭前期醜態百出,甚至鬧出大陸議會因為各州有分歧而無法補給革命軍。這樣的一支「軍隊」根本沒有辦法戰勝身經百戰的英軍。但幸好,英軍的戰略只是安撫殖民地,無意爆發大規模戰爭,美軍才不至於迅速落敗。

 英國君主制是奪去人們的自由。但當時在英國,「自由」的定義是所有事情也需要按正當的法律程序(Due Process)時的英國義,因為有些君主年幼時親眼看見君權過大而不守程序的亂局。他們


並不一定按照合理的軌跡發展。


自從陳雲發表城邦論,網上的評論總是圍繞著其論證是否成立,甚至陳雲本人的挑釁手法假若陳雲城邦論為香港民主發展立下大功,我相信城邦論日後必定成為香港歷史系學生的指定閱讀文獻。而民間也會懷緬陳雲這位學者如何力排眾議,寫下城邦論這本巨著待Thomas Paine 。至於那些批評陳雲的說話,管你是哲學教授或者甚麼文化人,通通會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然上面的情況,只是假設城邦論成為「勝利者」。

2012年7月4日星期三

常識與城邦論(上)


自從讀了陳雲的城邦論,我整天都在思考這本書跟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相似的地方。適逢剛剛過了香港回歸紀念日和美國國慶。我就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不知道為甚麼香港的歷史會教歐洲各地革命,但就是不談美國革命。我必須談一談美國革命的原因。很多人(包括美國人)也誤以為美國獨立的原因是因為邪惡的殖民宗主國在沒有美國人的支持下,開徵多項稅收,激發美國民憤。美國人一怒之下,宣佈獨立。之後經過幾年的血戰,正義的一方獲得最後勝利。

這其實只是一個歷史謬說。美國的確是因稅收而跟英國人翻臉,不過細節卻複雜得多。當日大英帝國的法律是說國王要收稅,必先經得人民授權的國會同意*。而美國並沒有任何代議士在英國議會因此美國人覺得,大英帝國要收美國人的稅是侵犯了美國人作為大英帝國公民的權利。英國人對此的反應是非常克制,首先,他們看見激烈的反抗,就停止加開稅收的計劃,後期甚至容許美國人選議會進入下議院,從而讓稅收有合法性。不過,「正義」的美國人發現了,就算去到下議院,他們一樣要立很重稅,皆因英國本土議員是多數。所以他們轉而要求英國國王直接向美國本土議會徵稅。這樣,美國人就會緊握著稅收大權。但這在英國人眼中卻是大逆不道之事,因為在光榮革命之前,英國政局混亂就是因為國王多次無視英國議會的權威。如果國王可以直接向殖民地收稅,這豈不是意味著,當國王不喜歡議會的時候,可以叫殖民地起兵攻擊英國本土?為了防止出現,英國議會跟國王一致拒絕了美國的要求。在戰爭初期,不同的文獻都表示兩者不想發生戰爭,只是不想向對方示弱而巳。不過,美國人就開始懷疑這場戰爭的目的。美國一開始的目的只是想奪回他們作為「大英帝國」公民的權利。但現在卻跟宗主國爆發戰爭,那麼他們還算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嗎?因為不知道這場戰爭目的,各洲開始出現不少保皇黨脫離美國。再這樣下去,美國必敗無疑。

為了回答這個難題,美國政客開始回想起一本書,這就是Thomas Paine 識》。這本書的論點其實十分簡單。第一,英國是殘暴不堪的君主專制政權。第二,跟著英國,只會拖累美國成為歐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第三,美國是大陸國家本來就強於英國,為何要聽命一個海島國家呢?因此,美國如果要自由,就必需脫離英國。若果讀了一點近現代歐洲史,大概也知道這些論點不少都是胡說八道甚滿見,不過這本書發行的時候,美國人卻相當喜歡。當美國各洲的代表在苦惱這場戰爭意義時,就想到這本書。最後甚至採納Thomas Pain立場從而,美國成為民主大國立下了根基。



*當日的人民授權,並不代表是現今的民主選舉。

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

歷史學的抽水

近日,林以諾的同性戀言論言論引來一番爭論。 我校的歷史學者每逢談到基督教反同性戀,都會用歷史諷刺現今教會。

在十五世紀的時候,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了名正言順地進行黑奴貿易,教會便給他們創造了不少論證去證明黑奴貿易是上帝的心意。

(Ham)()


西貿